工作时间 8:00-12:00
14:00-17:00(冬季)14:30-17:30(夏季)
咨询电话(工作时间):0710-3398551
总值班电话(非工作时间):13871633680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Hospital

襄阳晚报 | 总感觉累的人,究竟是怎么了?

□全媒体记者赵玲 通讯员赵妍玉珠 胡智越

上了一天班,回到家后睡不着,早上起不来;周末睡个懒觉,醒来后依然感觉倦怠;所有计划都停留在脑海里,打不起精神实施……

总感觉累的人,究竟是怎么了?当累成为常态,是逼自己“扛过去”,还是去医院就诊?该挂哪个科的号?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张琨。

现象

胸闷气短、 心慌疲劳…… 却查不出病因

35岁的小黄(化姓)是一名销售人员,平时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大约在一年前,小黄总觉得胸闷气短、心慌疲劳、头脑昏沉,且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但是体检结果一切正常。为此,小黄喝了一段时间补汤,却觉得身体状况没有任何改善。于是,他到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咨询,导诊护士推荐他挂治未病科的号。

治未病科中医师张琨排除小黄存在肝功能、心肌酶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之后,认为小黄处在一种“亚健康”状态。张琨表示,小黄患了典型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结合中医四诊,张琨综合分析考虑,小黄属脾虚湿盛兼有肝郁。在进行一个半月的调理之后,小黄的症状逐渐缓解,他的生活也回归正轨。

40岁的张红(化名)每天都感到很疲惫,还经常失眠,站起时会感到头晕,有时还会出现恶心、记忆力减退等情况,原来可以轻松完成的工作,她现在却感到比较吃力。这些状况持续了三年,张红去医院做过头部磁共振检查,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也排除了患贫血、颈椎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可能。张红最近到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张琨说,她经常能遇到有类似情况的中青年患者。医学上其实没有“过度疲劳”这种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由“过度疲劳”引发的症状持续6个月;患者在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和精神异常的情况下,持续或反复感到疲劳,增加休息时间、加强营养等措施不能明显缓解疲劳。

“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原因不明。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大,‘疲劳’已经成为他们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一种典型的‘亚健康’状态。”张琨说。

分析

慢性疲劳是身体发出的预警

“不要小看慢性疲劳,更不要觉得它是现代人常见的‘小问题’。”张琨说。

张琨告诉记者,慢性疲劳是身体在提醒你,它已经超负荷了。这时,人们如果能及时休息,就可以减轻慢性疲劳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如果未引起重视,那么“小问题”可能会引发“大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张琨介绍,长期过度疲劳会消耗机体,进而引发各种生理疾病和心理障碍,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比如,内分泌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异常、免疫力下降、肩膀酸痛、头痛等,人感染疾病的概率也会显著提高。

若强烈的疲劳感持续半年以上,则会引发咽喉痛、淋巴结肿大、专注力下降、全身无力等生理不适症状。

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任其发展,会出现系统功能紊乱,如脱发、睡眠障碍、体重增加或减少、厌食、腹泻等。更严重的是,交感神经如果突然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患者猝死。

张琨指出,慢性疲劳综合征高发人群已从体力劳动者转向脑力劳动者,在互联网、医疗、媒体、教育等行业的从业者中比较常见,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若儿童及青少年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并因此无法取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学习成绩,会导致自信心受损。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形成厌学情绪,对学习产生回避行为:轻则缺乏主动性,上课走神、睡觉;重则抑郁,甚至出现自残等行为。这种情况需要引起家长重视。

那么,人们要如何判断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处于慢性疲劳状态?

张琨提醒,疲劳是一种主观感觉,难以用准确的词或语句来定义和描述,所以医学界目前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如果人们一直觉得很疲惫,在充分休息后仍不能恢复,且伴有记忆力减退比较明显、做同样的工作觉得比以前吃力等情况,就要警惕自己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

应对

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张琨表示,人们如果怀疑自己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就应该到治未病科或全科医学科就诊。部分医院设有专门的乏力门诊,患者可对症挂号。如果所在地的医院没有全科医学科,患者可以到普通内科或综合科就诊。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就诊时,医生会对其进行一次系统评估,包括询问症状和病史,检查营养状况和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如触诊、听诊等。

此外,医生还会通过检查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慢性疲劳的可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心电图、X光、超声波等。由于病因尚不明确且个体差异很大,目前尚无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特效药。

“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具有一定优势。”张琨说,慢性疲劳状态属于中医学的“虚劳”“五劳”“郁证”“不寐”“脏躁”等病症范畴,是由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以及社会环境影响所致的过重的心理压力引起的肝气郁结、心火偏亢,日久会导致脏腑功能衰减、脾肾阴阳失衡。这主要与气虚、湿阻、阴虚、血虚等有关,可能与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障碍有关,医生需要针对每个人的体质进行调理。除了用药物调理,部分患者可以采用刮痧、针灸等调理。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要遵医嘱。

张琨强调,慢性疲劳会反复发作,要想远离“亚健康”,人们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张琨建议,一方面要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要学会调整生活节奏,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建议降低坐车、乘电梯的频率,尽量多走路、爬楼梯,还可适量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另外,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平常多听音乐,还可以养些绿色植物。这些生活方式都有助于减压,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张琨提醒,身体是一个忠实可靠的“情报员”。人们尝试了以上方法后仍感到非常疲惫,可依据《疲劳量表(FS-14)》进行自我测试,若出现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严重疲劳,应及时就医。

QQ20241218-164835.jpg

导医台 / GUIDANCE
友情链接: 党建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反邪教网   |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襄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Copyright 2019 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 | 鄂ICP备13013014号-3 鄂公网安备 42060002000112号
地址:襄阳市高新区东风汽车大道16号 邮政编码:441004 急救电话:0710-3514120 投诉电话:0710-3392639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