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赵玲 通讯员赵妍玉珠】近日,医生从68岁的金阿姨(化姓)胆囊内取出了200多颗结石。
20年以来,金阿姨不时出现腹部隐痛,但她并未在意,只是简单地将之视为胃疼。去年,一次突如其来的剧烈腹痛迫使金阿姨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发现她患有胆囊结石。面对医生提出的手术建议,金阿姨选择了保守治疗。
直到最近,金阿姨的“胃疼”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日益加重。于是,她紧急前往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
经过全面检查,医生发现金阿姨的胆囊已被结石填满,变得异常坚硬。更糟糕的是,部分结石已经落入胆总管,引发了严重的炎症反应。金阿姨必须马上做手术。
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一科主任陈志文切开金阿姨的胆囊,发现了200多颗结石。幸运的是,经过手术治疗,金阿姨顺利出院。
陈志文介绍,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通常通过体检发现。慢性胆囊炎患者在进食后会出现胃反酸、嗳气等症状。急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右上腹明显疼痛的情况,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后背疼痛的情况,甚至有些患者疼痛的位置不在右上腹,而是在中上腹或者是左侧腹部。急性胆囊炎发作时很容易引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
胆囊结石“偏爱”哪些人?陈志文表示,一是饮食不健康的人群,比如,不吃早餐的人,摄入动物蛋白、动物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过多的人。此外,以低蛋白饮食为主的人,易患胆色素结石。二是肥胖人群,其患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三是高龄人群,年纪越大,胆囊结石发病率越高。四是长期服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的人群。
陈志文建议,人们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摄入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进食,并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