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的刘奶奶(化姓)半年前走路时不慎摔倒,被急送至当地医院救治,检查后被诊断为左侧股骨颈骨折。因刘奶奶岁数较大,身体状况欠佳,医生建议保守治疗。就这样,刘奶奶在床上一躺就是半年。“其实老伴身体还可以,但因为这次骨折,根本无法下地,一躺就躺了半年,整个人精神状态很不好,总发脾气!”刘奶奶的老伴说。
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在家人的陪同下,刘奶奶前往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骨伤科主任邹浩在为刘奶奶详细检查后发现,其左侧股骨颈骨折,虽然进行了半年保守治疗,但骨折完全没有愈合,左下肢不能活动,左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患者左侧股骨颈骨折完全没有愈合,需要通过关节置换才能治愈。”邹浩表示,刘奶奶还患有心包积液、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类风湿关节炎……再加上高龄等因素,手术风险极大。
老年人身体弱,患骨质疏松症后骨强度降低,且肢体协调能力下降,易跌倒,轻微外伤、碰撞就会导致骨折。股骨颈、股骨粗隆和脊柱这三种骨折,对高龄以及身患各种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堪称“最后一劫”。大部分老年人在发生股骨粗隆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后,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如不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只能长期卧床,甚至病亡。
邹浩介绍,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严格评估,最终决定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如果采取保守治疗,患者只能长期卧床,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很可能引发肺部感染、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如果接受手术治疗,风险也显而易见,因为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创伤,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心、肺、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很大,严重时可致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但手术治疗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避免患者因长期卧床而出现各种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一般情况恢复,大大改善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历时1个小时,该院骨伤科成功为刘奶奶进行左侧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第二天,刘奶奶在家人的搀扶下站立行走。“我以为就这么瘫了,以后都要躺在床上过日子,还好来了你们这儿,我终于又能正常走路了。”刘奶奶高兴地说。
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历来被认为是挑战医学“禁区”之举。近年来,在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这一医学“禁区”屡屡被突破——医院每年都要为近百例高龄患者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98岁。 (赵妍玉珠)